最近
我都在學習要有"大愛"
當然,並不是我加入了慈濟
大愛,是我和好友間對於發揮愛心及耐心時的代名詞
因為從當母親開始就有許許多多的挑戰在等著我們
而我個人認為自身的脾氣耐性甚至是智慧都沒有高到可以輕鬆應付一個
時時調皮搗蛋,時時動個不停,時時哇哇叫的小孩子
所以,每當我們在閒話家常時都會提醒彼此要有大愛
其實
生育、教養小孩對我而言並沒有一個標準
以前在外吃飯,遇到滿場跑的猴恁仔
縱使不會表露出嫌惡的臉,但難免也會在心裡問: 呀大人是在幹嘛都不會管一下
但實際生仔當娘之後真的深深體會到: 一切那有那麼簡單
新生兒,不會講話沒得溝通...哭是他唯一會做的事 起初還真的想跟著他哭
5~6月,活動開關起動得時時顧著他...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要滿足又怕他會撞到;跌倒
等到會走(跑)了挑戰性更大追著跑,練的不只是體力還有耐性
這時真的體會了代誌沒那麼簡單呀
小子惡魔時我就得扮撒旦...
為了增長我的大愛
上網查資料是最快最有效率的方法
噗浪上的媽媽們也不吝於推薦他們覺得好的商品
(嘿,當然,也有催敗的....)
某天,李寶娘推薦了這本" 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
立馬上博客來搜尋~
網頁上的第一句前文就讓我覺得受益無窮 : 愛他,就從陪伴他開始
是呀。孩子最需要的不就是陪伴嗎 ?!!
實際拿到手到看完
每一個段落都給我許多實際的體會
信誼的書
讓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會去引導父母
之前在看其他系列的書藉時
"你的0歲/1歲孩子 " 書裡的內容就是在挑述這時期的孩子會有發展、表現
好讓父母有心理準備去面對孩子在生活上表現與衝突
而1~3歲發展與教養對策 是更細項地舉出生活中的例子
讓父母很快地能應用在生活中自己和孩子所親歷的
好比: 當孩子說「不」!─ 幼兒的反抗期 / 乖,聽話嘛!─ 如何讓幼兒合作
這段在講孩子因為開始懂得體會"自我"感受到他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所以他開口說"不"想要表達自已的意見或是他就算想表達自己的意見他也無法好好講
有時甚至是為了說不而不,那這時大人除了要耐心應對之外還要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有個例子是小妹妹看到阿姨的絲巾覺得很漂亮就動手拿起來想學大人圍在脖子上
這時的你會怎麼做? 和他搶?還是順著讓他玩~!
書裡講,大多數的大人都是在當下和小孩玩拔河而結論也一定是大人搶贏了小孩卻哇哇大哭
內文裡建議可以和小妹妹玩交換帶絲巾的遊戲,先讓小妹妹帶誇讚他好漂亮,再請他幫媽媽和阿姨帶
大家一起"帶漂亮",等妹妹對於絲巾的好奇心減低了再順勢拿其他玩具去轉移小妹妹的注意力
書裡內文提到的
有些在生活上我有應用到
有些讓我了解了孩子有時蕃只是他不懂得表達他腦瓜子裡想的
有些讓我學得下次過遇到相似的狀況我可以怎麼做
在閱讀的這段期間(上班族+當媽的 只能找零碎的時間呀)
我確實大愛了許多
對於小宇三不五時的阿蕃會在當下耐著性子去處理
不過有時真的太蕃了或是在有立即的危險性下,老木的權威是不容他挑戰的
書裡也講
就算要幫孩子培養獨立性、自主性也要讓他在安全無慮的情況下
且要顧及孩子有無安全感;孩子本身缺乏安全感任何的學習對他而言都是負擔
我學習如何...愛他~陪伴他進而了解他
盡可能把那些頭痛的調皮行為轉化他成長的軌跡
就如書內推薦序所言
"讓我們瞭解外在行為之下的內在歷程,讓我們透過環境的刺激,及與孩子的互動,讓他們成為自己潛力所允許的個人"
共勉之....
博客來書藉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