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幫友人家的小朋友
寫副食品清單
所以整理了一份資料
其實,我並非很專業性地幫小孩準備副食品
但自己的資料來源也是從小兒科及網路上搜尋
而人體實驗當然就是我家小孩啦~~~
副食品
六個月開始即可以開始副食品 (沒有過敏體質最早可以從四個月開始)
一開始以米湯先讓小baby試試,讓他知道他以後要開始接觸大人的食物了
一般而言,試副食品測試時間為三~四天
只要寶寶吃了之後沒有便秘、拉肚子、過敏(身體起紅疹或腫癢)
即可為他添加其他食材
米湯試過之後便可以開始吃米泥囉
米泥的食材:
先用一般的白米煮成稀飯再用食物調理機(棒)打成泥狀
一開始讓寶寶試吃(20ml),再逐一增加量
寶寶可能第一次,還在練習吞嚥,所以會吃的滿口都是
吃的比吐的多,但多練習幾次,寶寶就會越吃越順。
白米泥試吃幾天後就可以開始在裡面其他的食材
白米之後也可以換成糙米與白米各一半,增加養份及香味
六~七個月大:
主食::
米泥內可以加
地瓜泥、馬鈴薯泥、紅蘿蔔泥、南瓜泥、
點心::
水果泥(蘋果泥、水梨泥、葡萄、櫻桃、棗子)、嬰兒米餅、米精
八~九個月大
主食:
大骨小魚粥(賓仔骨、丁香魚煮高湯再加米煮成粥)、綠色蔬菜(小松菜、花椰菜、波菜、蕃薯葉、高麗菜)、雞肉、
點心:
水果泥(香蕉、蕃茄)、嬰兒餅乾、烤過的土司、麥精
十~十二個月大
主食:
昆布小魚大骨粥(用昆布、大骨、小魚煮成高湯再加米煮成粥)、絲瓜、菜豆仔...
豬肉、魚肉、蛋黃、豆腐
點心:
水果泥(木瓜)、嬰兒餅乾、白麵包、饅頭
一歲以後任何食物都可以吃,會引起過敏的食材就延後或是循序漸進的食用
蛋黃進食第一次先約二小口、1/3顆,2/3顆慢慢加量
肉類而言進食順序是以 雞肉、豬肉、羊肉、牛肉
青菜方面是沒限制以小孩的接受度高為優先考量
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十二個月大後再食用:
蛋白、奶製品(牛奶、奶油)、帶殼海鮮類、麥類、花生、豆製品(黃豆、豆腐)、柑橘類、有毛的水果、草莓、奇異果、鴨鵝肉…
最新報導: 奇異果到小孩6歲以後才能給小朋友,因為小孩的身體無法消化吸收奇異果的裡頭的酵素
基本上
我是採用避免高過敏源食物為原則
因為每個小孩的體質不同
香蕉有的寶寶吃了會過敏但我家的不會
蕃茄好像有一點點就暫停吃一星期之後再試試看
有的寶寶,連蘋果也會造成過敏
我的做法是較安全食材通通加在米泥中
看小孩的排便及身體反應
沒問題隔天再加新的食材
雖不是很專業
PO上來,供大家參考參考
小宇的副食品算吃的不錯
至少沒有出現他拒絕的食物( 這該歸功他的貪吃 >//<)
目前小宇每天就是吃阿嬤煮的粥
裡頭有肉末、土雞蛋(小鬼吃這麼好)、吻仔魚、昆布
食材隨阿嬤心情搭配
青菜的部份就跟著大人吃啥他就吃啥
我只能講,小孩子吃飯不用跟在後面跑是件幸福的事
所以,孩子,你愛吃就吃唄...